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爱课网> > 优秀教案 > 导航 > 秋分古诗

秋分古诗

发布时间:2025-06-07

秋分古诗(汇编十一篇)。

秋分古诗 篇1

1.《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4.《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5.《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秋夜曲》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7.《子夜秋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8.《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9.《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0.《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秋分古诗 篇2

琉璃在季节的变化中闪耀,它是多么易碎,多么美丽,就像我最喜欢的秋一样,虽然短暂但总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风吹着,吹走了夏的一页,拂来了秋的.一页,他的风姿又与夏不是一样。秋携来了他的画师把树叶刷成了亮丽,鲜艳的红色与金色,给果实刷上了他调色盘里所有的暖色,所有的搭配是最艳丽的。几片零落的夏花,飘在了湖水中,风拂着湖面,带动了“花舟”,这样看来颇有几分“红楼梦”中林黛玉所含泪吟诵的“葬花词”,虽不是“林黛玉”所葬的“花”,但总有点儿悲凉的感觉。“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谢,落絮轻沾扑绣帘”

我一想到这,便会不自觉的吟上几句。

秋就是这样,这样的吸引我,我真想在最能感觉到秋的地方,好好品味,这到底是多么的耐人寻味.......

秋分古诗 篇3

秋天到了,黄灿灿的叶子像金色的蝴蝶一样一片片落了下来,听、秋姑娘迈着轻快的脚步,瞧、她的脚步是多么得引人注目啊!秋天的脚步真迷人啊!我爱上了秋天的脚步。

是的、秋姑娘确实来了,蔚蓝蔚蓝的天空一碧如洗,雪白的云朵在空中自由自在地变化,一会儿变成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一会儿又变成宽大的.礼堂,正在举行隆重的婚礼,一阵秋风吹过,咦、高楼大厦和正在举行隆重婚礼的礼堂都跑哪里去了呢?原来、是风哥哥把它们吹散了,一群小鸟在天空中快乐地飞翔着,一会飞到东、一会飞到西,有的在云朵外面打打闹闹,有的在云朵里面说着悄悄话,忽隐忽视好像在跟我们玩捉迷藏、真有趣!秋天的白云真是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啊!我爱上了秋天的白云。

一阵秋风吹过,树上的叶子沙沙作响,银杏树将她翠绿的头发染成金黄色,秋风非常嫉妒!把她的头发一次又一次地扯下,像是一只只金黄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秋风吹到樟树上,树妈妈的孩子们都依依不舍地和她告别,好像一群群五彩缤纷的蝴蝶冲出了妈妈的怀抱,在空中自由自在地跳舞,尽情地欢乐。秋天的树叶美丽动人,我爱上了秋天的树叶。

秋天的小草绿中带黄,它们没有春天时那样葱绿,没有夏天时那样火绿,没有冬天时那样白雪茫茫,但它蕴含着另一种独特的美。等春姑娘来到我们的身边,小草们又会变得一片翠绿,这让我想起了白居易写的一句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天的小草生命力旺盛,我爱上了秋天的小草。

果园里、石榴成熟了,子儿们都紧偎在一起,晶莹透亮、红白相间,如果你取几粒放入嘴中嚼一嚼,那定会酸溜溜、甜津津的,让你顿时感到清爽无比。红彤彤的苹果圆嘟嘟的,就像一盏盏小灯笼,轻轻地照亮着我,秋天的果园十分热闹,我爱上了秋天的果园。

田野里甚是精彩,到处都是一片丰收的景象,金灿灿的稻子像给大地铺上了黄地毯,农民伯伯乐开了花。笔直笔直的高粱涨红了脸、好像在对人们说:“秋天到了、秋天到了,我们成熟了”。秋天的田野硕果累累,我爱上了秋天的田野。

在一年的四个季节当中,有人喜欢百花盛开的春天,有人偏爱骄阳似火的夏天,有人痴情秋色宜人的秋天,还有人暗恋着白雪纷飞的冬天。若你们问我喜欢哪个季节、我会毫不犹豫地说都喜欢,但是我更爱那秋天的美,美在人们丰收的喜悦里。

秋分古诗 篇4

古诗,乃中国文化之瑰宝,出自古文人之手,可谓文字之精华。简明几字,就把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古诗词也有类别之分,表达的情怀故而不同。

我个人最熟悉、耳闻最多的,便是思乡诗,有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有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还有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更有张籍在洛阳城中所书下的“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字里行间,无一处不透露出对家乡的思念,那种“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之感、“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之情。

爱国诗,是大部分为人们所知、脍炙人口的,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献身之举、“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重任在身,更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宁死效国……爱国,不一定要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但需决心,要有坚定的信念,才能精忠报国、为国效力死而后己、克己奉公。

送别诗,是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王维那“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对朋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安慰、杜甫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心系故友、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掏心掏肺……对故友,谁都是一片情深,离别,太过悲伤!

我个人最爱,还是关于风景的诗。《过故人庄》中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祥和感,《鸟鸣涧》中“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一鸣惊人,《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的生动……在诗中的风景,无疑是十分优美的,令人时常会有身临其境之感,因为古诗,我爱上了大自然。

古诗词,中华民族为之骄傲、自豪,质朴而不失华丽、优雅之感。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领略上下五千年之美,与千古风流人物,一起徜徉在古诗词的大美之中吧。

秋分古诗 篇5

记得我牙牙学语的时候,爸爸每天晚上睡觉前总会教我读一些古诗,但是第二天就全忘了。当时觉得古诗词不如儿歌童谣。要说能在记忆中留下好印象,也许是该去幼儿园了。有一次听老师念“鹅,鹅,鹅,向天歌……”学着鹅一样游泳,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当时发现古诗挺有意思的。

现在我上了小学,听老师说“我的床脚那么亮,会不会已经结霜了?”,“异乡寄居,逢年过节思念亲人”……也遇到了李白、陆游、王安石等很多著名诗人。现在,我学了很多古诗。我对控制古诗词的艺术感到惊讶。“日出时,河水比火还红,春天河水绿得像蓝色一样。”白居易用简单的文字在我面前展示了江南的美景;我更佩服古人的高尚情操。我曾经读到过“死时知万物空,不见九州愁”,被陆游的爱国热情感动得热泪盈眶。是的,古诗词散发着无限的魅力,让我徜徉,痴迷!

古诗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也给我纯真的童年增添了许多乐趣。

记得去年有一次,学校组织春游。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早就出发了。太阳刚探出头来,路边的草还含着晶莹的露珠。鸟儿在树上快乐地跳跃,花朵在微笑,成群的蜜蜂开始忙碌起来。看着这个充满春天的场景,老师让每个学生说一句赞美春天的诗。“春天的这个早晨,我心情愉快地醒来,四周到处都是鸟儿的歌唱”,“二月草长莺飞,堤岸上的'柳树被村里的烟熏得醉醺醺的”。大家一句一句说。突然想到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句“小莲露出尖角,蜻蜓早就立在头上了”,于是不慌不忙地说:“太阳只探头半脸,蜜蜂早就忙着采蜜了。”每个人都用这首不伦不类的打油诗逗我笑。

我们一边走,一边来到一片竹林。一只蝴蝶拍打着它五颜六色的翅膀,慢慢地落在一片竹叶上。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去抓它。“嘘”,我怕惊动蝴蝶,示意大家不要出声,却不经意的说了一句:“我想抓蝉,突然就闭上了嘴”…

因为古诗词全程陪伴,活动很热闹,玩得很开心。

还有一次和几个伙伴玩脑筋急转弯的游戏,我做了一个巧妙的问题:天上挂着什么菜?“飞碟”和“天宫一号”伙伴争相回答。“不,不,是月亮。”我故作深沉,摇头说:“李白有句诗说‘时小时不知月,谓之白玉盘’”。朋友们听了我的解释,似乎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点头很有说服力,又让我暗暗得意起来。

这是一些关于我和古诗词的小故事。我爱古诗词。我知道我对祖国深厚文化的探索才刚刚开始,她会陪我健康快乐的成长。

秋分古诗 篇6

清风抚过诗集,翻开了带着木制清香的书页,似乎展开了山水画卷轴:长桥卧波,水光潋滟,更有莺啼翠柳,鹭上青天。“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阵阵秋风卸白云而飞,岸边的树木已不复葱郁,然而纷纷飘坠的金色的落叶,为秋日渲染了一幅斑斓的背景。大雁苍鸣,缓缓掠过樯桅,多少人生感慨融于其中,人生易老,岁月飞逝。“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在李白看来,这“碧山”,这“桃花流水”都是美的,桃花流水窅然远逝,也是美的,都出自“天然”,都让人心境悠闲。诗词,给我们以无限美好的景象,的确值得我们细细斟酌。

那一江东去的水,总是成为各派诗人深情凝视的对象,只能怪它多情了。曾几何时,听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时,江涛便成了一滩苦水,诗人的愁像水般,从汩汩细流汇成了茫茫大江,一阵阵心酸便是一粼粼波光,无法流到尽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里的江水在诗人笔下浓墨重彩地表现了,奔流而去的是心中奔涌的`欣悦。

不看降水,便抬头望望逶迤的群山,或高耸入云,至天不盈尺;或姿态万千,横成岭侧为峰。不知是哪位女子,吟出了“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从此,高山就被赋予了一层坚贞爱情的美义。又是谁,面对山前东升的旭阳,吟出“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从此,凡有雄心壮志的人儿都爱上征服高山,一览无余众山小,展现“山高人为峰的”的傲气豪情。

且瞧瞧山间那轮明月,又是寄寓了多少相思?从小就摇头晃脑地开始诵读《静夜思》,明白月儿不仅仅是月儿,它的每次月圆月缺,月望月朔,都带着思绪,或是亲人间的思念,或是对人生的思考,抑或是情人间相去甚远的痛。渐渐明白,变的是人心,不变的是月儿。“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还是那轮明月,承载着的却是越来越多的美丽与哀愁。

无论金戈铁马,无论老树昏鸦,写的总不只是景物,还是意象之后的情。我想,诗词就是如此,把多情寓于其中,不同于古代西欧直白率性的辩论或是哲理,东方的柔美典雅、婉约怡情,永远都是含蓄地藏在秋雁春花之后。

秋分古诗 篇7

秋是一个令人感慨的季节,它给予人们消暑,给予人们基础,又给予人们繁华与喜悦。秋是一个色彩特殊的季节,它改变旧制,带有希望充斥未来,秋是一个印象深刻的季节,使我成长,使我透彻给我美好。

每至晴初霜旦,我都很乐意到秋收后的田地里去走走,感受着脚下的冰凉,细数着亮晶晶的露珠,挑逗着飞扬着的草叶,不甚美好久了便独自坐在田埂里呼吸着这秋天。

古代的御寒措施是很简陋的,所以当秋天到来时,古人便会心生畏惧之感,所以写秋之萧索的诗词不胜其数,其实不然,秋也有很多种表达,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便寄托了诗人李商隐的思念故人,抑郁惆怅之情在看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从侧面体现了诗人在秋天佳节,渴望与亲人团聚,寂寞凄苦的心情,而刘禹锡在秋词中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则表现出内心慷慨激昂,激发乐观之意,最后看到对秋天景色的一出细节描写——疏枝黄玉瘦,小蓉点珠光。便从异景见方,明写秋景之美好,有韵调暗写秋之希望与坚强,给予人无限趣味,不由感慨,古人之秋意甚重,秋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格调。

看像1911年的秋天这个秋天,它有不平凡的使命,革命党人在黑暗艰难的处境下发动起义,推翻了清王朝浮球,目录的统治睁开了封建专制的枷锁,使中国和中华民族窥见希望迎来民主,这个秋天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转折点,但他又不是不完整的`秋天,在革命过后的30余年中,中国又陷入了列强瓜分内战不断的局面,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终于在1949年这个秋天苏醒了,他站起来了,也带领着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且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更为凶猛与不可阻挡,一个代表着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在这个秋天他成立了,他给这个新生的婴儿灌足了无限的希望与前景,秋天在这一刻也被赋予了新的定义,希望与未来。

太阳已经升过了远处光秃秃的树梢。温柔的将金色的阳光洒在我的身上,暖暖的就像如母亲的怀抱,秋天母亲的怀抱,而在这金色的摇篮中一颗颗种子将陷入沉睡于新的一年生根发芽。

秋天,细细的看过去,真的很美,这个季节,已不再奢望世界知晓自己,而希望自己了解世界。不再喜欢糖水、香槟,而爱浓茶淡酒;不再喜欢流行歌曲,而爱古典音乐。衣着也由艳丽转为素雅,不逐时髦,而求风格。这时,能在俨然神圣的事物里,发现荒诞和讽刺;能在一贯不对的事物里,发现某些对的东西。这时,观察世界不再用眼,而是用心。

秋分古诗 篇8

是谁,将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鲜活地展示?是谁,让“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佛”王维跃然纸上?是谁,记载了肆意洒脱的诗仙“李白”?是谁,描述了淡泊名利的田园诗人陶渊明?

它是王昌龄坚毅勇敢,宁死不屈的承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谭嗣同不畏生死,壮志在胸的怒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文天祥正义凛然,绝不后退的宣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也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崇高理想却壮志难酬的悲叹;是李白豪饮高歌,万分感慨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它是辛弃疾赏明月清风,鹊惊蝉鸣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是柳宗元观鹅毛纷飞,无边素白中的一抹生气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也是杜甫登上山峰,俯瞰苍茫大地,抬手便触及云天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王维漫走林间,斑驳月光下冲破静谧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他是张籍言不尽、意无穷的千愁万绪“意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是孟郊歌颂母爱伟大无私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也是杜甫颠沛流离下,对兄弟的无限思念与担忧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它就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悠悠天河中,运载着中华文明的巨轮——古诗词。

秋分古诗 篇9

1、《野老歌》

唐·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倚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2、《田园乐·其一》

唐·王维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秋分古诗 篇10

秋水望穿,历史的印记轻轻地按在我的心上。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王子安的眼里,秋天的响穷彭蠡之滨的渔舟唱晚,是声断衡阳之浦的落雁惊寒。“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刘禹锡的眼里,秋天胜似春朝的丰收喜悦,是“极目楚天舒”的酣畅淋漓。“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在范希文的眼里,秋天是秋菊瑟瑟的戈壁大漠,是夜入梦来的铁马冰河。

秋天,王子安吐尽胸中块垒,留下字字珍玑的《滕王阁序》。秋天,范希文借笔抒怀,一篇《岳阳楼记》道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广胸襟。秋天,苏子瞻的一纸草书给后人赤壁岩穷与无穷的哲理沉思。

秋天的故事传说里有着品位不尽的悲欢离合。“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洞庭仙子羞花闭月的天生丽质和屈原大夫清荷幽兰的高贵品质让我们思绪良久。同样是豪放,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面对明月孤影,我们谁也禁不住潸然泪下。“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忧国忧民的秋瑾用生命诉说着“秋风秋雨急煞人的心声”。“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失去爱人杨开慧的伟人强忍泪水道出“万里晴空且为忠魂舞的千般苦楚。”

万里晴空,巧云变换;旷野茫茫,秋菊飘香:蝶叶翻飞,翎雁南归,这就是秋的标志。

秋分时节,阳光直射赤道地区,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温带地区开始洗脱夏的躁热,迎来一年的花好月圆。秋天经历了夏的热烈早已褪去了春的轻浮和迷蒙,却多了一份熟和的大气。秋高气爽的日子,晴空万里,俯视四野,自然感觉心情舒畅。“七月七日看巧云”,秋天傍晚时的火烧云时秋天送给乡下人免费的露天电影。

秋天,是金黄的`收获季节。野菊花给了秋天的质朴之美,水仙给了我们秋的精灵之美,桂花则给了我们秋的清幽之美。秋花的美是收获的点缀,沉甸甸的果实带给了人们的丰腴之美,才是秋天之美的真正内涵。

叶落归根,这是怎样的一种无怨无悔。落叶无声,踏叶清脆,秋天给我们一种洗尽铅华的纯真之美。通过简单的枝丫,仰望天空,或成队的大雁划过天际,飞向远方,往日的鸟语花香似乎还在眼前。

走过秋天,有一种清凉和洒脱之感荡漾在心间;体验秋天,有一种成熟和自信写在脸上;亲近秋天,有一种激情和壮志留在心中。

秋分古诗 篇11

翻开诗集,我在里面寻找秋的影子,寻找那张熟悉的面孔……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在夕阳夕下的时候,落日的余辉照射在山坡上,世界是那么的宁静,张开双臂,吸一口秋天的气息,凉凉的,很舒畅,使人忘却了夏的炎热。坐在树下,任凭秋风吹拂过脸颊,我仿佛看到秋天的银杏树,叶子就象一把把小玉扇,扇哪扇哪,扇走夏天的炎热,带来秋天的凉爽。眨一下眼睛,秋天的枫树便在眼前,叶子像似熊熊烈火,慢慢地从树上飘落下来,就像一枚枚邮票,一枚枚给大家送来秋的信息的邮票。

刷刷——刷,秋风吹着枯黄枯黄的树叶,把叶子吹得满天飞舞,它们落到地面上,埋进土里,漂浮在水面,落到屋顶上……看到这,不禁想起了“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秋天的风也蛮调皮的嘛!

抬起头望着被秋风刷洗过的蓝天,一只只张翅飞翔的秋雁鸣叫着飞往南方,一句“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诗句便浮现在脑海中,秋天的风多么善良,她告诉秋雁“秋天到了——秋天到了!”还亲自送它飞向南方,让它在残酷的`严冬前逃过冬的扼杀。

秋,一个金黄的季节,但我却把“秋”认为是她的名字,“秋”她是一个小孩,一个淘气而又善良的小孩,她驱走夏,让人们脱离夏的煎熬;她埋葬落叶,让土地肥沃,让生命得到滋润;她送走雁,让它逃离冬的魔掌。

    爱课网小编为您推荐秋分古诗专题,欢迎访问:秋分古诗

文章来源:http://www.iik6.com/youxiujiaoan/5047.html

猜你喜欢

更多>